杞县概况

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,隶属开封市,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,耕地133万亩,人口120万,全县辖21个乡镇、1个产业集聚区、571个行政村、28个居民委员会。

杞县地处北纬34′13″—34′46″,东经114′36″—114′56″之间,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四季分明,年平均气温14.1℃,年均降水量722毫米,无霜期210—214天,年均日照2529小时。

杞县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,106国道纵贯南北,325、327省道横跨东西,北依连霍高速和陇海铁路,东临京九铁路,西靠日南高速、阿深高速,至京广铁路和新郑国际机场70公里,西进东出、北上南下的交通格局已经形成。

杞县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丰厚。杞地古代因杞柳多而得名,始封于夏;商朝时命名为杞国,秦朝时,设立县制。杞县文物古迹较多,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。杞县人杰地灵,古有商朝开国名相伊尹,汉高祖刘邦的著名谋士郦食其,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、女诗人蔡文姬等历史名流;当代有香港、澳门区旗、区徽设计者肖红、2008年奥运会会徽设计者张武等知名人士。

杞县是革命老区,是豫东农民运动的策源地和豫东农民武装起义的中心区,早在1925年8月,杞县就建立了党组织。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,先后有3800多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杞县地方特产素有盛名,有杞县酱红萝卜、红薯泥、豆腐干等。其中酱红萝卜以四优(鲜、香、脆、嫩)、三佳(色、香、味)饮誉中外。

杞县电力资源充足,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,110千伏变电站4座,35千伏变电站11座,年供电负荷可达6.3亿千瓦时。

杞县农产品资源丰富,农业结构调整走在河南省先进行列,现已建成优质小麦、大蒜、棉花、辣椒、花生、菜花等农产品生产基地。杞县素有“中原粮仓”之美称,年产粮食60万吨,被评为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。杞县是享誉海内外的“大蒜之乡”,常年种植大蒜达40万亩,所产大蒜以辣味纯正、个大、皮白、不散头、耐贮藏、硒含量丰富等特点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杞县大蒜注册了“金杞”商标,并获得原产地标志认证,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全县现已建成大蒜、蔬菜保鲜冷库650座,储存能力达到25万吨;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60多家,初步形成粮食、大蒜、棉花、蔬菜、畜产品等五个产业链。

杞县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,全县拥有规模养殖场4500家,年出栏优质肉牛18万头,生猪163.4万头,家禽1.17亿羽,全县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。并荣获“全国生猪调出大县”、“全国秸杆养羊示范县”、“河南省畜牧大县”等荣誉称号。

杞县工业发展势头强劲,已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和新材料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,以及纺织服装,机械制造两大优势产业。目前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余家,涉及40个行业,产品有粮油加工设备、皮革制品、精制面粉、脱水蔬菜、精纺棉纱、塑料编织、磁性材料、单晶硅片、白酒系列、酱菜系列、复合肥系列等。目前,杞县正在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的项目,如河南煤化集团总投资37亿元的聚甲醛项目、总投资35亿元的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制造基地项目、河南大用集团总投资26亿元的肉鸡产业化项目、浙江东磁集团总投资18亿元的单晶硅项目等,这些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。 

Copyright©china-186 Corpor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华招商引资网 ©版权所有